Page 13 - 性別平等與媒體報導_電子書
P. 13
專文一
如得其情,如何守望?
一年前臺灣知名藝人蔡依林遭新聞媒體以胸部尺寸當報導
標題,她在臉書發文提問,「以 G 奶作為標題的系列文章,對
閱讀者來說,你們接收到的性別教育意義是什麼?」當事人沒
有直接寫出她的不滿,但是蔡依林請社會大眾思考我們接受了
什麼。臉書文入了新聞,新聞報導中紛紛以蔡依林的貼文「釣
出」哪些名人為焦點寫新聞。新聞報導的目的不是純粹服務性
別教育,但是,照片影像、用詞、因果邏輯,在在決定閱聽人
如何認知合理與不合理的對待。以下有關新聞報導用語方式的
分析,正就因為如此用法在習慣成自然之後,淡化當前性別暴
力的嚴重性,影響閱聽人認知。
首先,報紙與網路新聞逕自採用鄉民用語,以之入標、以
之引導閱聽人理解,淡化性別暴力犯罪的嚴重性、希冀以遐想
吸引讀者、強調「可看性」。舉例來說,臺灣新聞報導以鄉民
用語「SOD 是真的」開頭入題、置中轉折,近年習以為常。在
報導性侵犯事件、處理事件中有著遭受巨大創傷的受害人倖存
者的新聞時,新聞室 / 數位編輯台在標題、在內文段落,常常
以「誇張的 SOD 劇情,在台南真實上演」、「SOD 是真的?男
友就在旁邊,按摩師性侵女大生被起訴」為題為文,這種用語
不僅不允當,已經形同以報導遂行二度施暴。新聞以非紀實的
色情媒材出現的情節,為紀實的新聞報導鋪梗,這固然已經是
臺灣新聞媒體常見的報導手法,但是這種框架性侵犯、性騷擾
等性暴力犯罪的方式,主動帶領讀者聚焦犯罪過程細節,同時
以一種近乎狎玩的眼光觀視加害受害,實屬不當。類似的新聞
處理包括 2019 年一則報導十年前自盡身亡的韓國女星張○○
遭到嚴重性侵的新聞,標題用語是「張○○陪睡 5P 三門齊
11